方舟足球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24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转载:探寻美丽足球:用数字破解巴萨密码 [复制链接]

Rank: 4

阅读权限
20
在线时间
328 小时
积分
683
精华
2
帖子
1726
UID
2390

热爱球队奖 服务队员奖 崇尚科学奖 辛勤劳动奖 团结互助奖 诚实守信奖 遵章守纪奖 谦虚进步奖 积极参加活动奖 先进队委奖 优秀斑竹奖 特殊贡献奖 金点子奖 原创先锋奖 新人进步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 09:59: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探寻美丽足球:用数字破解巴萨密码89 2011-06-03 / death7
1.  弗格森也解不开的巴萨密码
当今每一场大型足球比赛的终场哨后,在体育场的地下室内实际还进行着“第三个半场”。在媒体混合采访区,双方球员都要穿过布满电视摄像机,照相机和媒体记者的通道才能回到他们的球队巴士。而上周六温布利球场的混合采访区则前所未有的漫长,其实那边发生的一切,同样值得来个现场转播。失利者自然垂头丧气,胜利者当然心情大好;曼联的球员们无精打采的穿过那似乎走不到头的通道,穿着由设计师精心剪裁的灰色套装,他们看上去空洞,无助甚至幻灭,似乎永远想不明白,未来要应该怎样踢才能击败巴塞罗那了。
大多数球员都如鲁尼一样摇着头一言不发的穿越记者的包围,只有门将范德萨时不时停下来,毕竟是职业生涯最后一场比赛了,他还是想留下些话;硬撑着一副无精打采的脸,消瘦得像一只饥饿的老鼠的他,试着描述,在刚才的90分钟里面是什么从他的球队身上碾过。
巴塞罗那的哈维,伊涅斯塔和比利亚穿着T恤和训练短裤游走于记者间,谨慎的发表些许获胜感言并和一些熟识的加泰罗尼亚记者拥抱。广播中传来两队教练赛后接受采访的声音,大屏幕上的不断重复播放着他们的评论,今晚在他们和观众面前发生的一切。弗格森大度的承认在这场比赛中两队球员表现出的差距,其实在他的脸上所有喜悲早溢于言表。赛前他还表示,每一个对手每一个球员,都有对付的办法,而现在他不得不承认,这次真没找到。他的话甚至听起来让人觉得,对于眼前这支巴萨,那办法根本不存在:“他们是我们遇见过的最好的球队。”
其实,他的球队和巴萨的差距,在赛前已能窥出端倪,也就是在赛前两队最后一场训练中。这场训练按惯例要向电视台和摄影记者开放,给他们一些宣传比赛的素材和图片,也让队员们都适应下场地。弗格森让他的24名球员在温布利的一个半场进行了对抗比赛,助理教练在场地两端各放置了一个球门。比赛节奏很快,和一场高水平的正式比赛毫无差别。
接下来出场的巴萨却并没有使用球门,而是在一个更小的空间,即半场的半场,由22名球员争抢一个足球,空切,传中甚至舞蹈一般追逐着皮球。8名队员身着着灰色球衫,8名着黄衫,另外3名着蓝色背心(译注:我知道加起来还是只有19个╮(╯_╰)╭),他们不断机动的轮换至有控球权的一方。比赛攻防转换迅速,横穿斜传,短传长传,只有一个目的,让皮球在草地上运动起来,就像展示一段人与足球之间的芭蕾舞,充满创意而扣人心悬,却无须射门。
巴塞罗那的球员在和曼联的这90分钟比赛里面也是这样完美的控制着皮球,甚至有时候他们需要有人提醒下,最终还得把球射进球门,才能赢得比赛和锦标。而对此弗格森的球员似乎办法不多,除了在开场的10分钟里面他们似乎还有想过要跑赢巴萨,之后的比赛里似乎就对比赛再也没啥想法了,他的球队就这样被远远甩开,对眼前的巴萨束手无策,就如弗格森在赛后新闻发布会的表现一样。
2. 让比赛变得完美
也许弗格森也想从穆尼尼奥那边问点建议,因为不得不承认,他毕竟是这个赛季最接近破解巴萨密码的教练,哪怕是用了极其丑陋的手段。看球的人,总是着迷于足球比赛的不可预测性,像一个突然的传中或一次远射,抑或一次即兴发挥。踢球的人,却想尽可能让比赛可控,他们不断的训练让传中更完美,远射更精准,传切更准确。而自从巴萨有了瓜迪奥拉,皇马来了穆尼尼奥以后,球迷们就有幸欣赏到,两只球队如何从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让比赛更完美。
两支球队都有同样的高进球率,场均2.4球;两支球队都是进攻性打法,踢得漂亮而艺术;两只球队共同统治了西班牙联赛并且在冠军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
所以当这两只也许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球队3周以内将交锋4场时,对于所有喜欢足球的人来说都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节日。想想吧,一场联赛,一场国王杯决赛再加上两回合的欧洲冠军联赛半决赛。最后结果却是,并没有什么华丽的盛宴呈现给球迷,在总共390分钟里面,球场变成了战场,然后用一系列的激烈拼杀诠释了现代足球,亦解释了为什么曼联会在决赛中如此的无助。
你当然可以沉醉于梅西在2:0战胜皇马比赛中的单骑闯关,沉醉于迪马利亚为C罗的头球破门送上的准确传中,沉醉于巴萨在欧冠半决赛次回合30到40分钟之间展现的行云流水的配合。你当然可以。
只是,赛后的统计数字才真正道出这一系列比赛真相。要想将这一切彻底看清,为什么巴塞一路过关斩将闯入欧冠决赛将曼联碾碎,为什么巴萨能夺得西甲冠军而皇马却不过获得国王杯,你就得借助一些数学和几何的分析方法,量画一下足球场的角度和对角线,就像当今很多教练在赛前赛后,甚至中场休息时做的一样。
和很多在英超或西甲的教练一样,穆尼尼奥疯狂的着迷于现代比赛分析手段。从切尔西时代起,到国米再到皇马,他一直通过Amisco公司,获取各种比赛数据和统计。这家公司在欧洲的60个体育场装有传感器,能将每个场上队员的一举一动记录下来用以日后评估和分析。
这家前身是军事研究所的公司,在每场比赛中能汲取多达3000个重大事件和450万个数据。籍此,在那四场交锋的准备工作中,穆尼尼奥可以看见对手每一个队员的详尽跑动路线,他们的加速跑统计,他们的体力评估以及他们的易受伤度,他掌握的成千上万的数据,详尽展示了巴塞罗那是如何在和强队交锋中用华丽的传切和跑位将对手绕晕;他也可以在2D沙盘中给队员展示哈维,梅西和他们的队友是如何跑位的。
毫无疑问他也有关于去年11月巴萨主场,联赛首回合那场0比5的惨痛失利的所有数据。最终他制定出一个比赛战术,极具他的个人风格,但对于这只“银河战舰”来说却是灾难性的。穆尼尼奥要求,在赛前对伯纳乌的草皮不要修剪也不要修剪也不要浇水,让场地变得不平整从而减慢传切球的速度,他还将控球权拱手相让——皇马在上半场的控球率只有23%——再在本方禁区前安排了四名中场四名后卫的铁锁阵。一般只有那些要降级的队才这样踢。
一直到巴萨罕见的在压倒性的场面中仅取得1比0的领先,并且皇马被罚下一人后,穆尼尼奥才将中场组织者厄齐尔换上,打起攻势足球,最终得以扳平比分。正如皇马传奇球员迪斯蒂法诺赛后都羞于谈起的,他的母队就像一只老鼠在对抗一头狮子。
在分析完这场死守不反击的比赛的数据后,穆尼尼奥在4天以后巴伦西亚举行的国王杯决赛中变本加厉的让他的球队打起了防守足球。一边是巴塞罗那的铁三角哈维,伊涅斯塔和梅西不断进行着传切配合,一边则是皇马的防守铁三角佩佩,阿隆索和赫迪拉一次又一次的将球大脚解围到巴萨的半场。
这样的战术在上半场的确奏效了。巴萨罗纳并没能很顺利的打起让球队闻名世界的华丽的传切配合。身高170身形瘦弱的哈维,是这华丽表演的中枢;同样170甚至更瘦弱的伊涅斯塔,习惯在哈维左边偏前的区域活动;梅西,打了生长激素以后好容易长到169,则习惯于在他的右前方活动。哈维每场比赛都会从中场送出超过100次的传球,其中四分之一是传给两人中之一的。这个进攻三角通常从中场开始推进直到禁区,防守型中场布斯科茨在后保护,右边路则有进攻欲望很强的阿尔维斯提供支援。
3. 一个足球,滚动到30个舞台
哈维,总是其他四人出球时的第一选择,三分之一的传球都交由其处理。自然的他需要频繁的跑动,一场比赛下来常常比队友多跑整整一公里,但他几乎都在中场中路附近活动,偶尔会也会突然前插到禁区附近抢点
对于巴萨如此细密却鲜有失误的短传推进打法,很多球队的教练都推崇备至。因为几乎再也没有球队能比这十一个人配合的更精准,更轻巧,更华丽了。阿森纳的主教练旺热就把巴塞罗那称作当今世界最佳球队。旺热何以见得?这支球队,通过不断快速的多人传递配合直至完成射门的过程,就如同为观众呈现一出人与足球的芭蕾舞剧,每一次传递,每一次跑位都让观众为之惊叹,惊叹于人和球一起竟然能如此协同运作,全然不给对手碰球的机会。内行能从中看出比赛的质量,外行同样能享受其中艺术创作般的创造力。在巴萨的传切秀中,他们经常会将皮球连续传递20次甚至30次直至完成射门或被对手断下。这,就是旺热话之所指。而在一场德甲联赛中,完成一次射门前大概会有连续5到6脚的传递XD。
在那场国王杯决赛的前60分钟里面,皇马队员就像一支手球队一样围在自己禁区前,只想着将巴萨的传球破坏或者大脚解围。在从中线到对手禁区前70米见长38米见宽的区域内,巴萨球员不断进行小范围跑动传切,球到人到,球出人跑;流畅的用足球画出三角形,四方形,五边形,最后再全部交织成一副令人眼花缭乱的星座图。

巴萨这种自如运转看似随心所欲的比赛风格,其实是建立在成千上万小时的训练的基础之上;不论是对阵皇马,哥本哈根还是阿森纳,他们90分钟的所有传球线路——通过追踪系统一一描绘下来后——形成的图像总是一样的,密布的如一副油画,相似的就如同一个指纹印。中场中路是整个传递网络的中心,向前则如一把将要张开的钳子,将对手吞噬。而其他球队每场90分钟之后的传球线路图只是呈现随机的形状。例如皇马的传球线路,有些左路比右路更密集,有时候又正好相反,还有些则在对手禁区前很密集,完全取决于具体对手和相应的战术。
如几何图形般规整是巴萨比赛中的一个常量,而另一个则是街头足球般的即兴发挥。在经过数分钟连续不断的常规传递后,巴萨会突然打出一些随性的如同孩童比赛般的配合。据和巴萨同场竞技过的球员回忆,这个对手的下一步是如此难以捉摸,毫无根据可寻,以致很多时候他们都不幸沦为比赛的看客。
巴萨的队员在场上完全通过传球来交流,每一脚传球就如队友间在互相呼喊。当哈维将脚下的皮球交还给出球者时,就是在说:“咱的节奏不对”。“再稳一稳”, “现在这个落位很好”,“就这样向前推进”,“注意,准备压上进攻了”,“进攻!”——他们就这样通过一次次的横传,回传,直塞,长传和转移,互相交流。
巴萨的比赛的魅力正是蕴含于这种有序和即兴状态的不断转换中,一次进攻刚结束,下一轮的传切配合又在近乎相同的传球中开始了。但危险恰恰也潜藏在这种有时过于轻松随性的比赛节奏中。一般来说对手都会在这种节奏中因为频繁的人追着球跑,也就是教练们常说的“被动奔跑”,斗志被消耗殆尽。但是当巴萨遇见一支球队,他们的教练是心理大师,能带领自己的球队克服这种心理恐惧时,那巴萨不但没办法如惯常一样,通过眼花缭乱的传切和突然的节奏变化,让对手最终放弃抵抗,甚至有可能在无意识的自我松懈中阴沟翻船。
国王杯的下半场便是最好的注脚。巴塞罗那如常的不断传切,让球不停的运转,创造出射门机会,打偏然后再来。随着比赛的不断深入,这种华丽的配合慢慢变得像是漫无目的的余兴节目。
皇马的队员这一次对这种冗长传递营造出的假高潮根本不为所动,对球迷们伴随着每一次传递而发出的欢呼声亦不为所动,纵然在这阵阵欢呼声中,巴萨就像一个优雅的斗牛士不断挑逗着皇马这头愤怒的公牛。穆尼尼奥的队员们站位紧密,行动统一,布下铁索阵,再偶尔犯一点儿小规——和平时打巴萨的比赛没差了——也就一名队员被罚下…
4. 穆尼尼奥对这种无限传球流嗤之以鼻
穆尼尼奥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出对这种没完没了传球的比赛风格的不屑一顾。在和巴萨的比赛中他表示完全不在乎控球率,在上赛季执教国米与巴萨在欧冠半决赛的比赛中,他就成功像人们展示了,如何让这种传球的小把戏到最后一场空。“就让他们尽情传吧,直到把自己都传晕了为止,然后就该我们进球了。”
当有人问穆尼尼奥,什么是他心中的漂亮足球,他便会拿出一张纸头,在上面开始画出无数如坐标轴一样的横线,竖线,横线,竖线。然后射门,进球。当年的波尔图,切尔西和国米都是这样踢的,他也是这样带领这些球队拿到6次联赛冠军和2次欧冠奖杯的,国王杯决赛中的皇马也是这样在加时赛取得致胜球的。横向,纵向,横向,纵向,然后C罗头球破门。
防守反击和控制型打法,是世界足坛的两大流派,技术和整体上有优势的球队通常都想要通过更多控球率和传切球将对手击垮,而另一方则静待对手失误,然后一击即中。
不论是在联赛还是欧冠中,皇马在和除巴萨以外的其他球队比赛时,控球率都能达到60%左右。对阵巴萨时,穆尼尼奥却让球队打起防守反击,甘于忍受场面上的绝对劣势,另一边则在场外通过媒体挑起争端,指责巴萨之所以能战胜其他欧洲众豪门,不过是通过裁判,欧足联甚至赞助商Unicef(译注:Unicef…→ _ →)的暗中庇护。
穆尼尼奥在欧冠半决赛首回合皇马主场比赛前就曾公然在两家俱乐部间挑拨离间——一点不言重,预测说巴萨只有在皇马被罚下一人时,才有胜算,就如之前巴萨和自己率领的其他球队的比赛一样。
而在这场比赛的61分钟还真又被他说中,在又一次恶劣的犯规后,佩佩被罚出场,这名中卫已经在中场组织者的位置客串了大半场的中场破坏者;截至当时,皇马一共完成了144次传球并有56次传球失误,而巴萨则是467次成功传递和56次失误。但是:巴萨也不过制造了区区5次进球机会,而皇马通过反击亦拿到了3次。纵有70%的控球率,巴萨的进球机会并未比皇马多,倒是看台上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的皇马球迷,自得其乐的为自己的球队每一次大脚解围而欢呼,哪怕那球是直接给开出了边线。
巴塞罗那一直到61分钟仍然如往常一样进行传切配合,比国王杯半决赛的上半场更加流畅,因为他们在皇马的“窒息”式防守中打得更具侵略性,甚至主动寻求身体对抗,这点其实值得商榷。那场比赛里面他们的犯规总数甚至超过了穆尼尼奥的球队。
虽然数天前皇马队员在国王杯决赛中成功抵挡住了巴萨潮水般的进攻,但在这场比赛中,巴萨在他们另人恐惧的流畅配合之外加入了强硬的身体对抗,最终将皇马队员们的信心尽数摧毁。
尤其是哈维成为了皇马球员的心头恨。他触球次数高达144次,127次传球中仅有11次传偏,41次回传和26次过渡,在三个中场对手佩佩,阿隆索和迪亚拉面前游刃有余。而在佩佩61分钟被罚下后,哈维在前场就获得了更多活动空间。
巴萨取得领先的进球就如巴萨进球教科书里会写的一样。一般的球队通常是先把球打到对方禁区再随机应变创造进球机会,而巴萨的进球——当他们面对强队时亦然 ——通常从中场就开始策划了。从中圈附近,巴萨球员的进攻默剧就已悄然上演;通常会是梅西来拉动常规传球和即兴发挥之间的总开关,他会突然启动,拿球,吸引3,4名队员的防守再伺机突破,和原来在青年队时如出一辙。
梅西或者通过自己的拿球为比利亚,伊涅斯塔,佩德罗或者阿尔维斯创造空间然后由他们跟上接应,或者干脆上演招牌式连过数人的突破,直接破门,当然也有可能如这个晚上一样突入重重包围难以抽身。
再一次,进攻的发起点又是中圈附近的哈维,纵然被三名皇马队员包围。他将球交给梅西,梅西加速想往禁区附近突击,五名防守队员在他面前,两名球员封堵了他的远射,球像中圈附近弹过去。眼看没有机会,梅西反应很快,将反弹球控下,回传给哈维。这种丢球后的就地反抢,对于巴萨队员来说已近乎本能;当他们射门的同时,便已经在为反抢准备站位了;在训练中教练多次强调,要比别人多想一步。
哈维这次似乎想要将球往左路分边,8名皇马防守队员旋即开始向那个方向移动。哈维突然急停,背对球门和防守队员,护了一下球,突然向左侧身,瞥见刚才防守队员移动后留下的空档,将球塞给右路高速插上的阿菲莱。巴萨很善于利用球场的宽度,边锋或者边后卫总是拉得很开,经常拉边到快撞到边裁了。阿菲莱轻松晃过扑上来的后卫,将球传向禁区,梅西从3名防守队员中间突然杀出,将球从门将两队之间捅入网窝。3名进攻球员,通过两次突破,三次传递,就让8名防守队员组成的防线停摆。
梅西的比分改写为2:0的第二个进球则完全是街头足球般个人即兴发挥的代表作,一己之力突破了穆尼尼奥布下的铁桶阵。他从中圈附近拿球便开始连续直到突破射门得分一气呵成,让被过掉的5名皇马球员形同虚设。
5. 皇家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不只是两只俱乐部
赛后,84岁高龄的斯蒂法诺在体育场附近的De Maria餐厅独自咀嚼自己的失望,喃喃自语的说,他伟大的皇家马德里再次表现得像一只与狮子对抗的小老鼠。时光回到1953年,皇马和巴萨两家俱乐部都想引进这个阿根廷人,最后皇马获得了他并在其带领下一举拿下了8次西甲冠军。20年后两支球队又为争夺来自阿贾克斯的克鲁伊夫闹得不可开交,他号称有史以来最全面的中场灵魂,历史总是在两家球队不停争夺最好的球员和踢出最好的足球之中不断上演。最终,克鲁伊夫去了巴塞罗那并在那里作为球员,取得了有如斯蒂法诺在皇马一样的成就和地位。随后他更在1988年到1996年间作为教练,开创了全攻全守的足球战术体系,而这,正是今天的巴塞罗那的风格。
荷兰人开创的433阵型,成为了巴塞罗那从成人队一直到各级青少年球队的标准战术体系。而正是从这个青少年球员培养体系中,一批13到14岁之间的孩子被着重培养出这个体系所需的进攻为王的比赛风格:场上的10名球员个个技术娴熟,足以在任何一对一中取胜;整支球队一同防守,再一同进攻;丢球后马上进行压迫式逼抢,拿球时则全线进攻;队中控球技术出众的中场球员,在整个90分钟里面能随时做出欺骗性极强的短传直塞同时通过合理调度保证球队的控球率。
重中之重的关键是:敢于发现和培养小个子的球员。一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青少年球员被教练以身材矮小或体格瘦弱为由送回家,说他们不适合这项男人的运动。
克鲁伊夫,因为从小身材瘦弱的缘故,自然早就清楚小个子球员的优势:因为他们总要设法突破身材身材高大的对手,所以技术更娴熟;因为重心低,所以更灵活;因为脑子更接近球,所以更有创造力(译注:这幽默了-_-)。在他执教巴萨的8年之中,克鲁伊夫一共从拉玛西亚青训营里面提拔了29名天才少年进入职业队,这个“人小鬼大”的青训营中的15人都在如今的巴萨大名单中,当然哈维,伊涅斯塔和梅西都是师出其中。
克鲁伊夫,这位球员时代绰号“飞翔的荷兰人”的巴萨巨星,在去年因为作为教练带队时为俱乐部今日的成功奠定的基础,被授予“精神教父”的称号。每周一他都会在加泰罗尼亚当地的奥林匹克体育报的专栏中分析现任主教练瓜迪奥拉的战术和风格,而瓜迪奥拉正是他带队时候的球队核心。
穆尼尼奥对克鲁伊夫却嗤之以鼻。长期面对这个屡屡在联赛中踢出漂亮足球的对手巴萨,“狂人”和他的球队都感染上了“巴萨病毒”,对巴萨和他们比赛风格的恐惧,让他成天只想着让皇马怎么去对抗这种病毒,却忘了皇马理应为球迷奉献精彩足球的。雪上加霜的是,他在马德里进行的欧冠半决赛第一回合后宣扬的阴谋论,彻底背离了皇家马德里的俱乐部传统价值观。
事实上,皇马和巴萨早已不仅仅是两家足球俱乐部,克鲁伊夫如是说,而当你参观过坎帕诺球场的博物馆后就会明白到这位足球列宁(译注:???观察者???)是为何意。在玻璃柜后,那些耀眼的奖杯,退役巨星的球衣和各时期的传奇球队的相片中,赫然写着“民主”,写着“人权”,写着与佛朗科专政斗争的故事。加泰罗尼亚文化,正是发源自与那名西班牙独裁者的不懈斗争,想到巴塞罗那俱乐部一直到今天仍以捍卫加泰罗尼亚文化为己任,自然也就再没有比与皇家马德里之间的对抗更好的(对中心城市首都马德里的)示威了。所以,在坎帕诺博物馆的展览中一直强调:西班牙国家队的首发11人中有8名出自巴塞罗那,他们包办了西班牙队世界杯上的所有进球,而且国家队的战术体系其实就是照搬巴萨的,所以,其实是加泰罗尼亚人赢得了2008年欧洲杯和2010年世界杯。

6. 我们踢的是左派足球
这是一个如抵抗组织一般的足球俱乐部,这是一个关注社会均衡发展的足球俱乐部——俱乐部名下的基金会一直在热心资助发展中国家的孩子以及Unicef——这还是一个拥有超过17万注册会员的足球俱乐部,这些独一无二的特点让全世界超过5千7百万的巴萨拥趸心怀理想:不仅要成为更好的球迷,还要成为更好的社会人。当巴萨对阵皇马时,他们为左派足球必将战胜右派足球的幻想振臂高呼,“我们踢的是左派足球”,如主帅瓜迪奥拉所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世界范围内,皇马像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型”俱乐部:买对的,更要买贵的,直到买出一支必须成功的“银河战舰”。巴萨则象征着计划经济道路:怀抱踢出更好足球的理想,通过一帮年轻人组成一支球队,沿着计划一路前行。放眼世界足坛,切尔西,国米和拜仁皆属前者,而阿森纳,阿贾克斯和多特蒙德则同属后者。当然,真要从现实的经济财务状况来看,不论是巴萨的计划经济还是皇马的市场经济都不太成功 ——两队都长期负债累累。
这个在计划经济般理想主义思想下建立的球队,创造了最具创意的足球风格,而在这些成功的背后,有一个人,他曾经是这个理想的追随者,现在则是领导者,他就是主教练瓜迪奥拉。他在训练中一直秉承,怎么练就怎么踢,所以他在训练中就将有序和即兴,学院足球和街头足球有机融合。巴萨的训练中很少有无球训练,顶多就是几组冲刺跑,也没有漫长乏味的耐力训练,球员所需的所有体能,都是为了满足有球训练的需要;当然若有队员训练量不到,马上会从定期体侧数据中体现出来,然后自己单独加练。
训练比赛永远是在正式比赛场地的半场中进行,以模拟正式比赛中随处可见的狭小空间(训练球员们在如此空间中的传接球能力);而这个半场又被等分成16个方块,队员们分散开站好位,只有在接球时,才移动到下一个方块,(就这样随着球的不停传递而跑位。)
瓜迪奥拉在训练中的很多项目,都来源于其它体育运动的更科学有效的训练项目。巴塞罗那有一支和足球队一样成功的手球队,同时还有优秀的篮球队,曲棍球队和橄榄球队。当人们细究巴萨对皇马比赛中的一些战术打法时,会发现它的进攻阵型很像手球和篮球的站位,也会发现很多类似曲棍球和橄榄球的配合打法,有时候干脆就如美式橄榄球中的四分卫直线长传给跑锋然后达阵得分。但要知道,上述这些体育项目中,运动员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比脚灵活数倍的手来控球传球的。而巴萨球员通过训练中只想达到一个目标,就是让他们用脚也能打出一样娴熟的战术和配合。
当今各顶尖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训练方案都是建立在详尽的数据分析上的,这些数据都是由诸如Amisco/MasterCoach,Opta或者Impire这的专业公司在比赛中收集然后提供。Opta,多年以来一直是英格兰和西班牙联赛比赛数据的主要提供商,同时也提供对德甲和欧冠的比赛数据评估,此外还提供在70个国家进行的其他30余种体育项目的比赛数据。Impire则已和德国足协签约,负责从下赛季起提供德甲和德乙的所有比赛的数据和分析,所有德甲和德乙的体育场内都会安装他们的追踪系统,由此让足球比赛中的数据分析更专业,更深入。

这样所有的教练都能利用这些数据,每一个球队在每个周末比赛中都如在X光下一样被详尽扫描然后分析,每一个球员在场上的一举一动都被事无巨细的记录下来。不光是他的教练,连媒体也可以基于所有这些记录对他或口诛笔伐或赞誉有加。Opta甚至已经推出了iPhone和iPad上的App“Total football”让大家尝鲜,让球迷也可以像Pep 瓜迪奥拉或者Jose 穆尼尼奥一样对欧冠的所有比赛进行详尽分析。
让我们再次回到穆尼尼奥率领皇马对阵巴萨的第四场比赛,他不得不排出比前三场更具攻击性的阵型,以求能扭转欧冠第一回合比赛后留下的0比2落后的不利局面。
所以,开场的15分钟,哈维和他的队友们更多的是通过不停倒脚来试探皇马,其中43次横穿,57次回传,而向前出球只有57次。他们一边琢磨对手这次的变化,新阵型的跑位,后防线的站位,一边耐心寻找反击的机会。从上半场的30分钟开始一直到40分钟,他们开始了全面进攻,再次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华丽足球。10分钟内就完成了121脚传递,而皇马在首回合整场90分钟内不过179脚;这其中29脚是在皇马禁区附近完成的,三角或四角传递,突破,长传转移,短传渗透,突然加速,倒脚控制节奏,所有配合都精准无比,所有队员都如被电脑程序控制着一样。反观皇马在这10分钟内一共完成了16脚传递,好容易抢下的球很快传丢,然后接着抵挡巴萨的又一轮进攻。而在皇马传丢球以后短暂的混乱期,哈维,梅西和他们的队友到也不急于反击,乐意等到对手重新布阵站好,再开始下一轮的进攻配合。那段时间,比赛场面似乎鲜有变化,所有的观众甚至皇马队员,就呆呆的看着哈维或者梅西想怎么踢就怎么踢,其实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在这10分钟内巴萨就创造出了5次进球机会,却被皇马门将一一化解,也守住了比赛的悬念。不过这一次,巴萨取得领先的进球方式倒是很“穆尼尼奥”,再次体现了足球的戏剧性。直线(门将手抛球给阿尔维斯),横线(阿尔维斯过渡给伊涅斯塔),直线(伊涅斯塔直塞佩德罗),射门得分。13秒中仅用3脚传递就贯穿全场,直至进球,迅雷不及掩耳。所以,这说明了那些数学定理都不成立了,抑或所有想让足球变得可控的努力都是白费劲?都不是,这不过说明了,足球比赛中,变量永远多过常量
7. 巴萨密码
巴萨的“精神领袖”克鲁伊夫在这3周4场的“世纪战役”结束后,对巴萨极尽赞美之词,“已凌驾于足球界”,“梦幻般的统治”,“(拉玛西亚青训营)工程的巅峰”,引用这位元老的原话:“不断的进攻,持续的控制,永远令球迷心潮澎湃。”
如今巴萨踢的完美足球和阿贾克斯及基辅迪纳摩在70年代踢的,AC米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踢的完美足球相比,区别何在——巴萨密码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现在尝试来解析一下所谓巴萨密码:一个门将,随时可以通过手抛球或大脚开球直接发动进攻;两个中后卫,都可以作为进攻的发起点;两个边后卫,都频繁插上助攻;一个防守型中场,可以保证赢得70%的一对一对抗然后不断给队友出球;两个中场组织者,个子小且灵活,其实很多时候(参与组织的球员)会达到5个;两个边锋,拥有超强的一对一过人能力;一个不是中锋的中锋,是梅西:场均传球800次,拿球活动时间超过70%,再贡献2.4个进球。
其他球队可能复制巴萨密码吗?很多球队已经在尝试启用小个子的中场球员或者强调控球率。他们缺少的只是传球准确度,对节奏的掌握和一个哈维这样的核心。还有梅西。
那到底要怎样才能战胜巴萨呢?皇马的办法是在中场派出7名防守队员,这招在国王杯决赛中还挺奏效,毕竟巴萨的传球表演也有搞砸的的时候。而本来同样信奉短传渗透和控球率的阿森纳,在本赛季欧冠八分之一决赛遭遇巴萨时,还是得通过下半场的两次简洁快速的快速传递取得进球。
巴萨的传切配合操作系统时不时也会有当机的时候,那本可成为周六决赛中曼联的机会。经过过去两年的悉心打造,弗格森赋予了这支本以反击为主的球队比赛统治力,他们平均每场的传球数高达580次,纵然还是比巴萨少240次,但已排在欧冠所有参赛球队中的第四位。
因为害怕陷入和巴萨无尽的短传纠缠中,阿森纳和皇马在对阵巴萨时都放弃了自己本来的比赛风格。弗格森的球队在温布利的开场倒是来势汹汹,但巴萨用了10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和适应比赛,接着哈维指挥的传切表演便再次上演。决赛中哈维一共完成了136脚传球,仅有12脚失误;反观曼联的中场球员的传球次数基本在20到30次之间,其中三分之一的都传丢了。当哈维和梅西拿球推进时,他们就显得慌乱而无助。
那么下赛季到底哪支球队会挺身而出,挑战这支几近无敌的球队呢?当你看过经历温布利的90分钟以后曼联队的球员和教练脸上的表情后,至少,你不会指望是他们了。
http://www.goalhi.com/column/3896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京ICP备09022219号-1

GMT+8, 2025-5-6 07:42 , Processed in 0.007954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